直线轴承的作用是支撑,也就是字面上解释的轴,但这只是其作用的一部分,支撑的本质是能够承受径向载荷。也可以理解为是用来固定轴的。
包括直线轴承的自动选择。是固定轴使其只能实现旋转,并控制其轴向和径向的运动。马达没有轴承就不能工作。因为轴可以向任何方向移动,而电机工作时要求轴只旋转。
理论上是不可能达到传动的作用的,不仅如此,轴承还会影响传动,要想减少这种影响对高速轴的轴承必须做到良好的润滑。
有些直线轴承本身就有润滑,叫预润滑轴承,而大多数轴承都必须有润滑油,负责高速运转,因为摩擦不仅会增加能耗,更可怕的是容易损坏轴承。把滑动摩擦转变为滚动摩擦的说法是片面的,因为有种叫滑动轴承的东西。
目前,我国轴承行业主要面临三大突出问题:生产集中度低、研发创新能力低、制造技术水平低。一是行业生产集中度低。轴承在世界上约300亿美元的销售额,世界八大跨国公司占75%-80%。
德国的两大公司占其全国总量的90%,日本的五家占全国总量90%、美国的一家占56%。中国瓦轴等10大轴承企业的销售额仅占整个行业的24.7%,前30家企业的生产集中度仅为37.4%。
二是研发创新能力较低。整个行业的基础理论研究薄弱,参与国际标准制定的力度较弱,原创技术和专利产品较少。目前,我们的设计和制造技术基本上是模仿,产品开发能力较低,这表现在:虽然国内主机配套率达到80%,但高速铁路客车、高档车、电脑、空调、高级轧机等重要主机配套和维护的轴承,基本上都依赖进口。
三是制造技术水平低。我国轴承行业制造技术和工艺装备技术发展缓慢,车削数控化率低,磨削自动化水平低,全国仅有200多条自动化生产线。可控气氛保护加热、双细化、贝氏体淬火等对轴承寿命和可靠性至关重要的先进热处理工艺和设备覆盖率较低,许多技术问题没有得到解决。
轴承新牌号的研发,钢材质量的提高,润滑、冷却、清洗、磨料等相关技术的开发,已不能满足轴承产品水平和质量提高的要求。样一来,工艺能力指标低,一致性差,产品加工尺寸分散性大,产品内在质量不稳定,影响轴承的精度、性能、寿命和可靠性。